北京物资学院建校三十周年庆典大会隆重举行

发布日期: 2010-10-17 编辑: 来源:

春华秋实,盛世弦歌。三十载砥砺前行,三十载开拓创新。2010年10月16日,北京物资学院迎来了建校三十周年华诞。

美丽的北京物资学院,校园里树木苍翠,花团锦簇,校园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梦想与激情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个物院人的脸上。在这闪耀梦想与荣光的辉煌日子,千余名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社会各界宾朋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北京物资学院建校三十周年华诞。

上午十时,北京物资学院校庆庆典大会在学校大礼堂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刘木春主持庆典大会,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帷幕。

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林、教育部办公厅副巡视员王洪元、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唐立军、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原物资部副部长桓玉珊、原国内贸易部副部长应文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黎明、国务院办公厅三局副局长卢向东、全国人大财经委调研室副主任王闻越、中共中央组织部一局副巡视员魏洪涛、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副司长苏国、商务部商贸服务司副司长王选庆、民政部人事司副司长柳拯、国资委行业协会管理办公室主任武爱河、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黄智、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黄有方、团市委副书记沈千帆、神华集团物资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冯宁、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秀余、通州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玉影等领导和来宾出席了庆祝大会。海内外各界校友,近百所中外大学的校领导或代表,科研机构代表,全国著名企业集团领导,以及我校的老领导、师生员工代表千余人出席了庆祝大会。会议由校党委书记刘木春主持。

会上首先宣读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等领导同志,及多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和政府机关发来的贺信、贺电。同时还宣读了兄弟院校的致贺名单(详见文末)。

许嘉璐在贺信中说,三十年来,北京物资学院秉承自强不息,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坚持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紧紧依托物流和流通行业,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学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物流行业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思危在贺信中表示,北京物资学院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日新”的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发展定位更加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更加清晰,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国家和首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中国流通现代化建设和物流行业发展及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贺信中写到,北京物资学院始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自强不息,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培养了一大批各类专门人才,为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市场学会会长俞晓松在贺信中希望北京物资学院与中国市场学会合作不断发展,祝愿学院欣欣向荣,培养个多高素质人才,创造更好更多教学、学术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在贺信中说,三十年来,北京物资学院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几代物院人历经峥嵘岁月,薪火相传、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不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北京市副市长程红)

(北京物资学院党委书记刘木春)

(北京物资学院校长王旭东)

北京物资学院校长王旭东为校庆致辞。他首先代表北京物资学院党政班子,向亲临大会的领导、嘉宾、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积极参与、关心和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向在北京物资学院辛勤工作和努力学习的全体师生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

王旭东校长首先简要回顾了北京物资学院建校三十年来不平凡的办学历程。三十年来,学校勇于创新,开创了物流教育的先河,奠定了物流理论研究的基础,同时始终坚持内涵发展和特色名校战略,打造起以物流学科为特色,以经济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主干,经、管、理、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等院校。

他表示,三十年来,物院人秉承“厚德博学,笃行日新”的校训,勤奋耕耘,努力进取,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大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取得了可喜成绩,尤其是在物流与流通经济研究领域取得不俗的成就,使学校正在成为首都乃至全国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物流理论研究中心、物流政策与决策咨询中心和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开发中心。同时物院人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化发展需求,改革开放,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化和社会化办学水平。

校长王旭东表示,目前学校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已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识。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学校将以此次校庆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适应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要求,紧紧围绕首都建设世界人才之都的蓝图,苦练内功、提高质量、强化特色,为把北京物资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唐立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北京物资学院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和人才培养成果。他表示,北京物资学院是全国物流专业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三十年来,学校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开拓奋斗,勇于创新,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第一个证券期货专业和第一个采购管理专业,开辟了物流与流通经济研究的新领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物流的教育教学和行业发展,为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和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表示希望学校以建校三十周年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首都为宗旨,秉承“厚德博学、笃行日新”的校训,进一步解放思想,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全力以赴推动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建设,为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北京物资学院作为原隶属物资部的高校,多年来,学校的发展得到了中国物流采购与联合会等行业协会的大力指导和支持。原物资部科教司司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同志发表了讲话。他表示自己是物资学院建设和发展壮大的历史见证者,学校发展取得的成绩既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怀,更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多年的奋斗。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他希望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外多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合作交流机制,努力推动国际化建设。国际友好学校代表、德国巴符州州立合作教育大学乐哈克分校校长Bernd Martin(班德•马丁)先生发表了讲话。他说,德国巴符州州立合作教育大学与许多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北京物资学院的合作是最活跃的,两个学校于2005年合作,在物流方面,每年都会有学术上的交流活动,直到今年已经有33名中国学生和13名德国学生成为两校的交换生,同时两校共同研究并发表了学术研究成果,现在研究活动还在继续。他祝愿北京物资学院未来更加光明和美好。

多年来北京物资学院与国内兄弟院校广泛建立联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兄弟院校代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周烈发表了讲话。他说,北京物资学院秉承“厚德博学、笃行日新”精神,书写了一部充满着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历史华章。北京物资学院是我国物流专业教育的开拓者,是国内第一所开办物流管理专业、期货专业和采购管理专业的高校,在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物流和流通领域理论研究、物流技术应用研究、物流政策和决策咨询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和首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物流行业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在特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办学方面,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兄弟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他希望两校依托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携手共进、同心协力,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与广大兄弟院校一道,共同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随后校友代表、广东校友会会长张涛,教师代表、物流学院院长邬跃和在校学生代表校学生会主席王辰纷纷上台发言,向学校三十年校庆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真挚的祝福。

北京物资学院党委书记刘木春在最后的总结致辞中说道,三十年校庆是我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是团结奋进、再创辉煌的新起点。他坚信,有了全校各级领导班子和师生员工的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有了各级领导、各位来宾、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关心与大力支持,北京物资学院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物院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

三十周年校庆庆典大会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在我校三十年办学实践和改革发展不平凡的历程中,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国际友人、海内外校友的悉心指导和鼎力支持。校庆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现任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中国市场学会会长俞晓松、中国戏曲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农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石河子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通州区委、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外交学院、北京工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西安财经大学等为我校发来贺电、贺信。

 


上一条:学校召开第2010-25次党委会暨校长办公会

下一条:校庆筹备委员召开第五次全体会议